星期天晚和周日班的几个朋友去听一堂关于“赏识教育”的讲座。说的是教育的方式必须由传统的批评、指责换成肯定与赏识的方式。针对这一点我虽认同,但是我也认为教育方式还是需因时因地因人而调整的。有时候,棒喝的教育也是有用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恰当的使用。
其中讲座中主讲人有提到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重点,失败和吃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我自己本身是学生(目前为止还是),也当过中学代课老师,也在佛学班教过几年课了。虽然我还不曾当过妈妈,但是我观察自己母亲教养我的过程,也有一些感触。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太好命。父母过分保护孩子,怕孩子吃苦,所以什么都帮孩子安排好。但是这样的结果却让孩子失去独立性,更失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训练机会。“怕孩子吃苦不让他吃苦,但是当孩子吃不了苦时却抱怨孩子不会吃苦。”父母过度的保护,也造成孩子经不起失败。因为他们从来都没被父母拒绝过,在家里几乎可说是呼风唤雨,但是问题是离开了家庭到社会上去,难道凡事都能尽如己意?
另一些父母,则要求孩子专心把书念好,还送孩子去上一大堆才艺班,让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之前在报章上阅读到,专家指出玩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缺少玩乐的孩子很可能有过动、无法集中精神的现象。此外,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也会相对变得弱些。我一位担任小学老师的朋友告诉我,叫现代的孩子写作文“我的童年”,他们写不出来。我觉得真的很悲哀。难怪我们佛学班的小朋友来到佛学班最喜欢玩游戏,然后一讲话就无法停下来。看来他们平时都太压抑了。成天被逼着读书考试,更难怪孩子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再者如果孩子的世界只有念书考试,万一考试不如意了,他们很可能因此而轻生,因为他们的天地被“教育”成只有那般大小。
希望哪一天我为人父母时,能记得自己的这番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