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1, 2010

打造艺术之都?

今早在电台听到一个有趣的讨论课题:如何把砂拉越打造成一个艺术之都?内容大概就是政府希望把砂州打造成一个有文化艺术气息的都市,我们人民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先声明由于我是半途才收听广播的,所以针对课题本身的细节部分也不甚清楚。比如是计划把整个砂州还是只是某些城市打造成艺术之都?这是联邦政府的计划还是州政府的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我没有勇气拨电话到电台发表看法(开着车),又没有很好的文笔或独特的见解有自信能获得报章编辑的青睐,所以选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大放厥词。

我在广播中有听到听众提及硬体建设、教育、保留原始风格等建议。我以一个砂州土生土长的“知识份子”的身份(回应《知识份子哪里去了?》)来提出我个人就此课题的一点看法和建议。而我所探讨的内容范围主要以砂州首府古晋市作为依据。

1。没有适当的硬体条件:在古晋市,找不到一个能容纳上千人,又同时具备一流灯光音响设备的艺术表演场地 。过去大型的演出要嘛在露天广场搭建临时舞台、不然就是在州市内体育馆。现在虽然有了一个比较高档次的婆罗洲会展中心,有一流的灯光音响设备,但是那其实并不适合作为文化艺术表演演出的会场,因为观众席是平地式而不是由高至低的剧院式,再加上天价的租金让人望而生畏。撇开这点不说,市区内也没有太多小剧场或小型展览馆让文化艺术工作者把作品展示出来。如果说文化艺术不一定要高档次,那么开辟一条文化街,或文化市集充作街头艺人或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应该也是不错的。

2。发掘本土人才:很多人说砂州是文化沙漠,其实不然,我们也有地方上默默耕耘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只是我们需要更多实际的鼓励,比如奖掖制度、资助基金、或保送优秀人才到外国进修等。毕竟艺术不能当饭吃。而且与其鼓励外人来发扬砂州文化艺术,不如鼓励本地人自己来投入发扬之。因为唯有本地人才能对自己的文化艺术更有了解更有共鸣更能投入。而这个部分的前提是,我们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所有文化艺术工作者。

3。鼓励学术研究:文化艺术固然需要外在条件的辅助,但文化艺术本身的底蕴才是最重要的。文化的传承少不了各种文献的收集、古迹的考察。政府应该大力鼓吹甚至实际辅助各种针对砂州文化艺术资料收集与考察的工作坊或学术交流。同时,更应该与国外学者进行合作与交流,一方面提升本身的技能及开拓思维、一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伫立本土,放眼未来。而我个人认为,国内大专院校在这一方面应该成为火车头。

4。我同意文化艺术需要保留原汁原味,但我认为文化艺术也必须因应时代而再创造。因为文化和艺术本身就是随着时代变迁与集思广益下促成的人文产物。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厘清的一点是:当我们说文化艺术,我们是指狭义的特定族群的文化艺术,还是广义的群体文化艺术?我个人的看法是,文化艺术不该与政治目的挂钩,而应该任凭其百花齐放。文化艺术的种子唯有在自由的土壤上才能抽枝发芽、茁壮成长。

5。文化艺术来自民间、也应回到民间。我们固然需要提高民众鉴赏艺术的能力,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过渡的努力“打造”只是拔苗助长,因为艺术文化的欣赏需要时间的积累。教育制度偏重智育而忽略美育的歪风首先必须纠正过来。让孩子自小就学会欣赏艺术。而当前能补救的则是把文化艺术从让人感觉高不可攀的殿堂搬出来,让它走入民间,让普罗大众感受文化艺术的生命力。这方面,政府必须和民间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紧密合作,去除掉繁文缛节,让文化艺术返璞归真,回归民间。

简而言之,打造文化艺术之都,不在于高大雄伟的硬体设备,而在于文化艺术氛围、人文气息和群众的参与感。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